经济学家朱民谈比亚迪落泪:中国制造业崛起,让一代人热泪盈眶


在在3月30日央视《面对面》节目中,知名经济学家、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谈及中国制造业时,几度哽咽。他在参观比亚迪工厂后感慨:“这是一代人的骄傲。”他的剖析引发广泛共鸣。
中国制造业的崛起:从“赶”到“超”
朱民指出,中国制造业的崛起,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。早期,中国依靠“低价”打开全球市场;随后,以“物美价廉”赢得竞争;而未来,中国将凭借“高科技+高性价比”重塑全球产业格局。他以比亚迪为例,强调技术突破和工程师文化是关键。

比亚迪的成长印证了这一趋势。它从代工起步,到自主研发刀片电池、云辇、易四方等核心技术,再到2024年销量突破427万辆,跻身全球前五。尤其在欧洲市场,比亚迪电动车售价是国内的两倍,但依然凭借技术实力超越传统车企,这标志着中国制造正从“低成本竞争”迈向“技术溢价”。

工程师精神铸就核心竞争力
“中国最强的资源是几千万工程师。”朱民高度评价工程师群体,认为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创新,让中国制造业走上全球舞台。从实验室的上千次试验,到生产线上毫米级的精准打磨,每一份执着都在构筑中国制造的护城河。
比亚迪对此展现得尤为突出。2024年,其研发投入达542亿元,累计超1800亿元,全球研发人员规模位列车企第一。凭借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,比亚迪正成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
朱民的泪水,既是对中国制造业艰辛奋斗的感慨,也是对未来的信心。如今,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超30%,工程师队伍庞大,产业链优势明显。比亚迪的崛起,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,更是中国制造整体跃升的缩影。
请先 后发表评论~